close

104年度性別暴力防治影像巡迴座談一般社會大眾場(屏東縣)

時間:2015年10月24日

地點:屏東縣老人文康活動中心 2樓禮堂

與談人:高雄市港和國小劉育豪老師

    楠梓社福中心 李玉環主任

主持人:屏東縣政府社會處 戴如玎專員

播放影片:《烏龜和眼淚》+《家好月圓》+《爸爸生氣了》+《無聲片刻》


主持人:

今天雖然是一般社會大眾場次,但我發現與會者多半是我們的網絡夥伴,不過我相信這樣反而能夠更貼進彼此討論的議題。首先介紹我們兩位與談人:楠梓社福中心的李玉環主任,以及高雄港和國小的劉育豪老師。同時也非常高興邀請到兒少保護所、滿州衛生所、以及向陽關懷協會的同仁,那我們就請兩位講師開始今天的座談,謝謝。

20151024_112714.jpg 


觀眾1:

針對《爸爸生氣了》,我想請問這樣的關係真的能夠被修復嗎?


觀眾2:

我本身是社會系的老師,我真心希望這樣的影展可以深入校園,其實學校是最需要性平知識的地方,我甚至希望能讓施暴的父親(或母親)都能夠重回學校受教育。

當看到《烏龜和眼淚》、《家好月圓》的時候,可以連結到自己的原生家庭,臺灣傳統社會觀念會認為「男人為這個家付出,所以女人應該要犧牲」,看完影片會發現,男人和女人堅持情感的方式不一樣,其實是「物質提供者」和「被提供者」這樣的觀念所導致,影片從這種背景來影射為什麼男人會家暴,其實整個社會都有責任。

另外,《爸爸生氣了》讓我想到目前社會上都是針對受害人的保護,是不是也有提供加害者的協助呢?


觀眾3:

《無聲片刻》中,男主角的冷漠,應該是這個社會的寫照,很多人或許都會覺得揭露了某些事,反而惹禍上身,這可能是整個社會的問題。


觀眾4:

因為我本身並不是助人工作者,我想要詢問,如果遇到這些狀況,我們的角色要怎麼幫助他們?


劉育豪:

看完四部影片,大家可以去思考,傳統習俗對女性的箝制有多大?我們又該如何去翻轉沒有被法律規範的習俗?並沒有人逼迫我們去遵守這些不成文的規定,我們應該做的是推翻箝制、打破迷思。

加拿大的白絲帶運動(註1)是一個很值得深思的議題,不只社會對女人的限制,男人在社會結構下的壓力,也是需要去探討的,當我們要求男性要負擔家計、達成社會期待,這些壓力反而回歸到家庭,進而成為家庭暴力的病根。結構並不容易改變,除了在第一層協助受害人,第二層便是要協助加害人。

另外我也想提到同性伴侶對家暴求助的困難性,因為同志朋友們還有出櫃的疑慮,反而讓處境更為困難,雖然有許多相關單位正在協助,但也希望有更多類似今天的活動能帶來改變,謝謝!

20151024_113850.jpg 

(註1)白絲帶運動最初是由加拿大的一群男士於1991年發起。他們認為男性應該要為男性暴力行為以及受暴婦女的處境負責,因此發起白絲帶運動。近十年來,白絲帶運動建議各地的男性朋友,不分年齡大小,從每年的十一月二十五日 – 國際終止婦女受暴日(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radication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) 配戴為期一至兩個禮拜的白絲帶,以表示男性宣示加入反對婦女受暴的決心。


李玉環:

各位知道平均一小時就發生1~2件性暴力案件嗎?可見暴力的發生依然很頻繁,這也代表了我們對暴力的敏感度還是很低,或者我們用傳統的角度去認定某些情況是「正常」的,這些都是我們要去打破的。

在《烏龜和眼淚》這部短片中,媽媽就是縮頭的烏龜,爸爸給的壓力不是肢體上的,而是精神上的,雖然她還是可以進行日常生活,但長期以來她已經成為一個被貶抑的人,失去了自尊,影片最後她離開家,便宣示她找回了自信。然而對目睹兒來說,助人工作者多半都會鼓勵孩子離開現場、往外求救,卻可能造成孩子的罪咎感,「為什麼我沒有阻止?為什麼我救不了媽媽/爸爸?」這種疑問會一直跟著他,同時也可能造成暴力的循環,30%的家暴目睹兒會成為下一個施暴者,其中,女性可能會選擇被傷害、躲起來,因為她習慣看母親默不吭聲。如果我們只是讓這些暴力循環,我們的社區又怎麼會安寧?許多的暴力案件都是來自家暴問題,從而影響社會議題。

再來提到《無聲片刻》,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我們週遭,我們都會害怕伸出了援手卻被傷害,如果想要救人,請一定要先確保自己夠強壯,或者我們可以請相關單位出面協助。回應剛剛同仁提出的問題,很多婦女想要離開受暴環境,卻沒有後續支援,當她迫使回到原生狀態時,只會增加更多麻煩,如果我們是被求助的人,我們要做一個船錨,做一個不會輕易遺棄的精神支柱,幫助他們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方式,這些人已經活在一個紊亂的情況當中,他們最缺乏的便是穩定。

家暴的網絡系統是非常重要的,我們現在很努力推動敘事治療,讓孩子們去說、去寫自己的生命歷程,在陪伴的過程中,讓他們知道這不是自己的錯,他們的經歷可以讓他們幫助更多的人,不要讓暴力循環,而是讓善的種子循環。這不是一個人能夠改變的,如果司法人員、警政單位、醫療體系……都能夠一起投入,有更多面相的介入,就能夠多一點理解、多一點希望。

20151024_120906.jpg 


主持人:

當目睹家暴案件時,要不要通報、要不要出面協助,其實挑戰著我們每個人,尤其我們的社會並不是很精準的定義「通報」這件事,所以才需要這樣的活動。今年已將兒少保護法納法,這些都是讓這個社會更好的方式,不再沉默、也不要讓暴力繼續循環,希望大家能夠從今天的活動帶回許多想法,謝謝大家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es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