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4年度性別暴力防治影像巡迴座談專業人員場(新竹縣)

時間:2015年11月10日

地點:新竹縣政府3樓第二會議室

與談人:萬能科技大學  汪慧瑜副教授

    國軍桃園總醫院 鍾玉蓮心理師

播放影片:《475:打破沉默》+《噤聲告白》


汪慧瑜:

大家剛看完影片印象應該很深刻,我和鍾老師想先請大家分享一下想法和意見,或是看了影片後有沒有什麼疑問?有沒有哪位夥伴願意拋磚引玉來做心得分享?


觀眾1:

感覺第一部影片《475:打破沉默》的狀況是無解的,那是風情文化的問題,沒那麼容易解決。


汪慧瑜:

不只是國家、社區,甚至自己的家庭、親人都不支持,或者持反對意見,不只不伸出援手,還把他趕出去,所以好像真的沒有人可以拯救這些人,可是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想,真的「無解」嗎?真的就沒有辦法嗎?片中提到摩洛哥是全世界最不適合女性居住的地方,那就永遠讓它成為這樣的一個地方嗎?


鍾玉蓮:

雖然說這是不容易改變的,可是回過頭來想台灣,幾十年前,我們的社會也有很多性別不平等的地方,可是透過教育,我們的知識水準提升,也做了很多改善。我覺得這部紀錄片最棒的地方是,當導演也心灰意冷的時候,透過受害人願意站出來說自己的經歷,重新燃起改變的希望,事實上我們會發現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去支持女性,還是有改變的機會。教育是很重要的一環,當然還有當事人的勇敢與旁人的支持,我們可以一起努力!

20151110_164850.jpg 


汪慧瑜:

大家覺得台灣是一個性別平等的國家嗎?


觀眾2:

我覺得比起摩洛哥我們已經好很多了,至少一個人出去的時候不用擔心被怎樣看待或發生什麼事情。


汪慧瑜:

這是非常積極正向的思考。有些人會覺得性別平等做得還不夠,有些人會覺得做得還不錯,也有些人覺得性別平等已經做過頭了,男性受到不平等待遇……對於影片大家還有什麼想法?


觀眾3:

我覺得要透過一些國際的力量來改變,因為當地的風俗民情可能已經僵化了,一開始要有所改變是很困難,至少透過國際的介入,法律層面可以開始有一些改變,但觀念還是要透過教育,不然也只是流於形式而已。


鍾玉蓮:

這位朋友說得很好!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國家的女性還是受到不平等對待。我記得在2008年在時代雜誌的封面也有一個鼻子和耳朵被割掉的女孩,顯示阿富汗婦女的處境,據說他們有90%以上的婦女還是在受暴當中,所以性別平等的概念一直都是我們要努力的議題,譬如說透過國際的力量,或是國家去正視這個議題,這也回到一個有沒有這樣的概念,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。


汪慧瑜:

剛剛有提到教育是一種解決的方式,可是教育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,也許要花很多年的時間才能讓人們想法有些微改變,那現階段可以怎麼辦?大家要不要思考一下?


觀眾4:

我覺得體制的東西本來就比較難改變,也許從另一個方向來看,這些人發生事情時有沒有一個管道、即使在外界不支持的情況下也可以有一個心靈的慰藉,例如庇護所,先讓他有一個避風港可以度過。當這樣的風氣與氛圍越來越興盛時,大家才會知道原來有這麼多人是需要被照顧的。的確,教育需要的時間太長了,如果可以透過宣導的管道或是媒體的資訊,讓這些受害者了解對自己有幫助的資源,或是心靈能受到照顧、問題能被處理,這部分也許可以更立即的協助到他們。


汪慧瑜:

這部影片強調受害者願意發聲,而且受到支持與鼓勵,這對於當地是很重大的影響,也許我們會覺得摩洛哥就是落後、貧窮、沒有機會受教育,可是我們應該要思考我們自己,雖然台灣已經非常進步,但有沒有人也受到騷擾、也受到侵害、也受到不平等待遇,卻不敢發聲或是得不到家人的支持?除了自己正向思考的態度以外,有沒有可能對周遭的人有一些影響?


觀眾5:

我認為這些國家應該要透過修正法律,台灣也是有很多法律針對性別平等的部分漸漸做修正,可是摩洛哥的法律反而是要求受害者與加害者結婚,造成二度傷害,這是國家的暴力,如果法律沒有修改,他們的生活就真的是無解了。


汪慧瑜:

謝謝同仁的分享,我先回應一下關於法律的部分,法律的改變確實是立即性的,馬上就可以讓很多的人得到保障,我自己有一個想法,台灣有《性別平等教育法》就是有關於性騷擾和性侵害,在校園裡面是《性別平等教育法》,在職場上是《性別工作平等法》,我自己在校園工作二、三十年了,以前在校園裡性騷擾真的很普遍,當然不至於像影片裡認為性騷擾和性侵害很正常,自從《性別平等教育法》通過以後,校園裡的性騷擾真的減少非常多,而且一旦發生性騷擾或性侵害,受害者也敢於提出申訴,這個效果真的是非常顯著,當然學校為了配合法律,也是三申五令地告訴全校師生要尊重彼此。

我想問一下在座的各位有沒有教導你們的孩子,如果有人令自己感到不舒服的時候,會立即說「請你把手拿開」嗎?我覺得真的很不容易,如果我們都能培養家人、孩子有這樣的觀念,當他們受到性騷擾或性侵害時就會勇於說出口!

IMG_1898.JPG 


觀眾6:

影片中有提到「用婚姻來彌補傷害」,但也提到這樣的婚姻可以維持多久?或者這樣會不會成為家暴的根源?就我所知,台灣的一些原鄉部落裡,當未成年的孩子發生性侵害的事件,有可能在雙方父母的協議下舉辦婚禮,或難以對對方提告,我覺得需要藉由學校或警政等網絡來一起配合協助,要靠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把傷害降低!

鍾玉蓮:

這就讓我想到,我們怎麼去看待「婚姻」這件事?如果婚姻只是責任,因為我跟你發生了性行為,所以我必須對你負責?或者婚姻不只是責任,它應該是一條追求幸福的途徑?這要回歸「婚姻」的本質。婚姻出了狀況,可能源自於當初年輕時和對方發生了性行為或有了小孩,家長覺得丟臉、沒有面子、怕女兒以後嫁不出去,或怕別人的眼光,所以不管雙方有沒有相愛的基礎就協議結婚,雖然我們沒有摩洛哥的情況這麼嚴重,但很多觀念其實也都還存在,我們應該從小讓孩子知道婚姻不是彌補過錯,而是彼此在一起能不能幸福。


觀眾7:

我是現代婦女基金會的工作人員,我們近期也在推動修正性侵害防治條例,我覺得法律是一個信念的宣示,讓民眾去遵循對錯,可是在法律之外,確實會受到民主或文化的影響,我們還在往性別平等的路上進步中,有些地方還有待努力。畢竟在一些我們比較觸及不到的地方,他們可能連自身的權益都不知道。

我們也會在網絡中發現我們需要幫助的地方,每個人著墨的點都不一樣,彼此合作很重要,除了家庭教育、學校教育、社會教育,其實每個人都有可以貢獻一己之力的地方,也有很多的可能性是我們可以去突破的,謝謝。


鍾玉蓮:

其實不管是性騷擾、性侵害還是家暴跟學歷的高低並沒有關係,有很多加害者都是高學歷的,雖然他們在自己的專業裡很有成就,但在人際互動或親密關係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。

汪慧瑜:

從我們今天的討論可以發現其實這些議題和我們的家庭、教育、文化、法律有關,每個層面都有非常緊密的關係,各位看了這些影片可以思索一下我們在台灣面對的是什麼的問題?可以用什麼方式來解決?


鍾玉蓮:

從這些影片回到我們的社會,我覺得有幾個層面可以提醒我們,包含社會、文化、法律和個人,比如在文化層面上是不是覺得女生被性侵是自己的負責?在社會層面上能不能給予被害者支持?這些都應該要慢慢走向性別平等。在個人的部分,我們可以檢視有沒有存在迷思,比如受到侵害的人會不會覺得自己就會失去名節?還是明白錯不在己,加害者才是犯錯的人?如果能有正確的觀念就能照顧好自己,進而影響周遭的人。


汪慧瑜:

我們剛剛有一直提到教育,雖然對於一般人比較難去真的教育別人,但至少可以照顧好自己,再來關心周遭的親友,宣導正確的想法,如果大家都能這樣做,這股力量其實是相當大的。謝謝大家今天的參與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es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