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4年度性別暴力防治影像巡迴座談一般社會大眾場(澎湖縣)

時間:2015年10月18日

地點:澎湖縣特殊教育資源中心

與談人:現代婦女基金會  李麗慧專案督導

     松德診所 羅昭瑛臨床心理師

主持人:澎湖縣政府社會處 王瑞恩專員

播放影片:《他們的少女夢》


李麗慧:

我們都知道男人和女人的染色體,那雙性人呢?古典學派認為變性人的染色體為XXY或XXYY,醫療體系認為一個人體中同時帶有男性結構與女性結構,為一種變異的狀況,但各位知道茶葉也有XXY和XXYY這樣的染色體嗎?我想說明的是,物種本身就存在各種多元性,是不是人類自行將男人女人分類了呢?他們是少數的存在,但並不表示他們不存在。一個長期為雙性人動手術的醫生告訴我,他遇過擁有男性結構的男人,染色體卻是XX;擁有女性結構的女人,染色體卻是XY,這是不是代表了我們所有人都可能是雙性人呢?

介紹完生理性別,再來介紹心理性別,我們常說有些孩子是身體裝錯了靈魂,我所指的「靈魂」和「性傾向」是截然不同的,片中的三個孩子,生理性別是男生,但對於自己的認知卻是女生,這是裝錯了靈魂;由於認知自己是女生,所以喜歡男生,則是性傾向。性傾向又分成同性戀、雙性戀、異性戀,有很多已經出櫃的同志朋友還是會遇到別人問說:「你是不是想要變成女生/男生?」其實身為「同性戀」和「想要變性」是完全不同的,對同志朋友來說,他們並不是為了想要變成另一個的性別,才和自己同性的人交往,而是他們選擇的性傾向讓他們覺得最舒服、自在。

另外,我要再介紹性別特質,舉個例子,有些女生喜歡中性或男性的打扮,但這和她的性傾向、性別認同都沒有直接的關係,性別特質可能自己很清楚,但別人卻很懷疑,這個時代已經和過去的決定論時代不一樣了,現在傾向獨立面發展,所有個體都是獨立的,沒有必然要如何。

DSC_1014.JPG 


觀眾1:

請問通常是什麼情況下才會發現自己可能喜歡上同性,或是覺得自己的生理性別和心理性別不同?


羅昭瑛:

這是一個很常被提及的問題,在我們的文化背景裡,大家應該都很習慣男孩子要玩汽車、喜歡藍色,女孩子要玩洋娃娃、穿戴粉紅色,我們由別人的認同來學習男女生該有的模樣,這個就稱之為「社會性別」。當我們有自覺的發現自己和別人所認同的樣子是不同的,也許是天生受某些特質的物品吸引,也許是在成長過程中慢慢摸索而來,有各式各樣的可能,而這是沒有答案的。

過去我們說這是性別認同障礙,但現在正名為性別不安,因為「障礙」這個名詞並不友善。無論是當事人或者家人,可能都會問「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」、「為什麼我和別人不一樣」,這也是影片中他們的痛苦、對自我的疑惑。當這些情況發生在青春期的少年、少女身上,又加上性傾向的認同,就會加諸更多壓力給自己。這個認同的過程每個人都不一樣,我相信,每個人都選擇了自己可以承受的。

DSC_1028.JPG 


李麗慧:

當事人究竟什麼時候發現,只有當事人自己清楚。其實能夠說得出來的孩子、都是幸福的、勇敢的,我們都知道有更多的人只能夠默默躲起來。

為什麼我們要來推廣性別暴力防治?我想和大家說,現在的時代不一樣了,並不是那些孩子必須改變,而是這個社會要學會去接納這些和我們不同的人。再從社會價值來討論,想想看為什麼一個女生穿著中性,可能被稱讚帥氣,一個男生穿女裝卻需要接受更大的批判?這就是我們的文化對男性特質的崇拜、對女性特質的貶抑,然而,除此之外,還有更多的性別意識潛藏在我們的生活中。

即使我從事性別工作多年,我的女兒還是不敵社會文化的影響,有天她和我說「男生和女生會生出好寶寶,女生和女生會生出壞寶寶」,因為孩子只有看過一夫一妻、一男一女,但我們就能因此去否認我們不了解的世界嗎?這世界有各種可能性,我們多一份接納,就少一點歧視。


主持人:

其實選擇這部片做放映是有原因的,也許因為澎湖是小地方,這樣的案例很少,但這就是友善的種子,我們的包容就是對他們的認同。


羅昭瑛:

價值觀很難突然被改變,我們或許還是會對這些不同感到不自在,但如果稍微調整一下心態,讓他們去嘗試自己喜歡的事物,用一種陪伴、理解的方式去試試看,或許會帶來更好的結果。社會越來越多元,也希望我們都給彼此一點空間,不用馬上認同和自己不一樣的,至少嘗試運用我們的同理心。


主持人:

非常高興這樣的活動能夠深入澎湖,也謝謝大家今天的參與,希望明年還能有這樣的機會,謝謝!

DSC_1064.JPG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es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